原创文章
什么是“企业好医生”
从医学通识看管理咨询
作者丨付龙
来源丨沈阳和君
引言
企业如人,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,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历经许多艰辛和磨难,不断战胜疾病、克服困难。管理咨询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行业,他的使命在于为企业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,就如同医生之于患者。医学“证据+经验+患者意愿”的循证方式本质上与企业咨询“现象+经验+企业意愿”的工作方式有很多相同之处。因此对医学的学习和解读,有助于管理咨询从业者进一步理解咨询工作的基本原则,提升工作的技能技巧,规避工作的误诊误断,再进一步说可以称之为“从医学通识看管理咨询”。
本系列仅作为个人学习的感悟分享,不代表行业的共识,仅为一家之言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目
录
01
第一篇:什么是企业好医生?
02
第二篇:什么是企业医疗的准则?
03
第三篇: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04
第四篇: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什么是企业好医生
先来看医学通识中好医生的定义:“用最好的医术和经验,确定和实施治疗方案,最大程度地实现患者的长远利益,保护患者生命质量的医生,才是好医生。”
1
什么是咨询的医术?
不同的咨询公司有各自的术,也正是这个术形成了各自的流派。其他的不多言,分享一下我所在的组织和君咨询。和君讲观察企业有“国势、产业、管理、资本”四个维度,而这四个维度就是和君咨询治病救人的术。懂管理、懂产业只是术的两个方面,而这四方面的综合叠加所带来的认知耦合,才是和君解决问题的术。
所以仅懂单一维度至少在和君不是高超的术。当然对于个人来讲,这个要求可能会很高,也很少有人达到,但可以通过团队的组建来弥补,就像医学中的专家会诊,这也是和君“区域、行业、专业”三条线同频共振的价值。
2
为什么方案既要确定,又要可实施?
咨询的方案不仅要确定,更需要可实施,完整的走过两个阶段,才能达成企业医疗的目标。在这个过程中,实施反过来对方案确定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。举个例子,家中有小孩的父母最头疼的就是孩子吃药的问题,因为通常情况下医生给出的大多是确切的药物和治疗手段,但却很少提及如何让孩子能更好的配合。
所以对于承担实施重任的家长而言,每次实施的过程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、是一次鸡飞狗跳的家庭小剧。而这时家长就会提出诉求,是否还有更温和、更利于孩子配合的方案,哪怕是延长用药周期和频次呢?同样的对于企业来说,问题就转化为什么才是最有效的实施切入点呢?如果药物不能被企业所使用,那么再有效的药物也无法体现它应有的价值;放在柜子中的制度流程,怎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呢?
3
如何最大程度保障企业的长远利益?
患者就诊的状态完美阐释了咨询需求产生的状态。多数人的就诊是因为确切的需求,较少因为预防;大多数的企业只有在最疼、最痛苦的时间才会主动找到咨询公司寻求帮助。而这时的企业通常已错过几片药物、一次滴流能解决的治疗时期,就像各类疾病的中晚期,通常表现出的是各种纷繁复杂的症状交织在一起,很难说用短期、简单的手段来解决。正因为较难实现,所以成功的治疗才叫妙手回春。但在这种状态下咨询怎么保障企业的长远利益?
我想一定是两阶段。第一阶段“先减轻病症”,因为只有先减轻病症,企业才有信心,先顾短期,才能顾长期。而第二阶段是既要外力辅助支持,更要重点
推荐文章
热点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