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组的目的:保证组间的可比性。
2.综合识别病人与非病人的能力的指标:约登指数
3.并联/串联试验,哪一个指标升高?
4.对照的目的:消除非处理因素的影响。(eg:性别、年龄、生活条件)
5.循证医学英文的缩写以及目前概念:EBM
6.特异度——真阴性率
7.临床证据级别最高或者最弱的是:
8.病因学研究证据中,临床重要性评价指标不包括什么:
9.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:异质性检验。
10.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:随机抽样+足够的样本量
11.原始/二次研究证据有哪些:
12.漏斗图明显不对称说明什么: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。
13.循证医学的核心:
14.随机效应模型有哪些方法:
15.固定效应模型:个体、时点、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
16.病因学研究中,能确定暴露与疾病发生时间顺序的方法:队列研究(前瞻性研究)。
17.因果推断的标准:
18.Meta分析中敏感性分析的目的:评价Meta分析结果是否稳定和可靠
19.前景问题的基本成分(4个)
——Vs.背景问题由2个基本成分构成。
20.研究证据的重要性评价内容(和适用性区别)
21.常用的金标准诊断方法:
22.6s分类模型中,级别最低的资源库:原始研究数据库
23.研究证据的外部真实性是指什么?
24.哪一个学科促进循证医学的诞生?流行病学...?
25.研究对象的选择
能选:①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;②干预措施可能有效的人群;③高依从性的人群;
不能选:④已知干预措施对其有害的人群不能作为研究对象
26.影响诊断实验阳性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是:患病率。
27.森林图的基础理解,
纵坐标、横坐标代表什么;横线代表什么;横线与竖直线相交代表什么?
横坐标——效应尺度;纵坐标——原始文献的编号。
横线:研究结果的可信区间。
横线与竖直线相交:代表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。
菱形:合并后的效应值
28.误诊后果严重的疾病,要求诊断试验如何:选择特异度高
29.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:选择灵敏度高
30.三角模型=病因+宿主+环境
31.循证医学实践有哪五步?第五步是什么?
32.灵敏度多少、特异度多少,计算误诊率。
灵敏度=a/(a+c)×%误诊率=b/(b+d)×%
漏诊率=c/(a+c)×%特异度=d/(b+d)×%
33.异质性检验的目的: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的可合并性。
34.沾染定义
干扰:实验组额外地接受了其他治疗而导致疗效提高,造成假阳性。
沾染:对照组的患者额外地接受了实验组的药物,使对照组疗效提高,造成假阴性。
35.病因研究的步骤
36.系统综述与传统综述的区别:
37.谁更加容易提出前景问题:临床专家/医生
38.给个临床问题,PICO各个基本要素在例子中的判断:
P:患者或问题(patientorproblem)
I:干预措施(intervention)
C:比较措施(